您的位置 : 好记星阅读网 > 资讯 主角闻肃闻笙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

主角闻肃闻笙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

时间:2023-10-19 12:13:31编辑:曼易

闻肃闻笙是作者侠名经典小说中的主角,作者文笔不错,诗词功底丰富,文章结局很意外,千万要看完哦!皇太孙是个疯子。他在甬道被狗咬,我拿棒槌把狗打。如此大恩,他却诱哄我做了他的妃子。后来太子谋逆,他又要拽着我一起死。

《闻肃闻笙》 第二章 免费试读

「为何一定要去太孙那儿,秦嬷嬷不是说我也可以去昭纯宫吗?」阖宫都知道,冷宫有个小宫婢救了皇太孙,皇上让御医来为我诊治,昭纯宫的张贵妃还赏赐了我一串璎珞宝珠。

贵妃身边的秦嬷嬷说,待我伤好之后,可到昭纯宫当差。

我觉得张贵妃也是个好人。

可桂花嬷嬷不这么认为,她坚持只有到太孙身边,才是我最好的出路。

我想,这一定是因为我对太孙有救命之恩。

我留在了重华宫,被玉春姑姑教了几日规矩,便安排到了书房当值。

皇太孙周承翊,是当今太子嫡子,景帝长孙,自出生便被册封为「太孙」,为皇室储君。

景帝正值盛年,聪明的儿子太多,便显得太子过于平庸。

太子稳坐高堂,因为他是已逝的孝文皇后所出,还因为他有个出色的嫡子。

至少皇帝是这样说的。

近些年太子表现无能,屡屡犯错,已经让景帝失去了耐心,他甚至当着太孙的面,对太子骂道:「蠢货,若非有承翊这么个嫡子,你这个太子也不必当了!」任谁当着儿子的面,被老子这样一顿骂,都会觉得面上无光。

太子对这个儿子并不亲近,哪怕他深得圣心。

因为皇太孙天生感情淡薄,对谁都是一副生冷刻板的模样。

还因为太子妃早逝,且太子本就不喜欢太子妃,立了心爱的表妹为侧妃,还诞下了仅比太孙小一岁的庶子。

太子喜欢侧妃,也喜欢庶子,父子温情全给了他。

太孙不在乎,他的重华宫,与东宫主殿相隔甚远,他永远冷静自持。

皇太孙生来就是要居高位、做储君的。

景帝的话同时也提醒了那些年轻且心机深藏的皇子们,与其处心积虑拉太子下马,不如直接对年幼的太孙下手,抽薪止沸。

如上巳节张贵妃的宴会,万牲园的獒犬是如何跑到了甬道直奔太孙而来,太孙又是如何到了西六所冷宫这种地方,无人得知。

那年我十岁,只知恰好出现并射杀獒犬的侍卫首领,是平西将军府的大公子,已逝太子妃的亲哥哥,皇太孙的亲舅舅。

若我足够聪明,会发现太孙压根不需我来救他。

十二岁的皇长孙,自幼生活在权谋之中,见惯了阴谋诡计,并且应付得得心应手。

而他生性漠然,心思深沉,原是自幼如此。

在我拿着棒槌去打狗,并且自认为是他的救命恩人之时,我的命就悬在他手里,悬在他一念之仁。

但那些我一无所知,我头脑简单,是个冷宫长大的傻子。

太孙也是这样说的。

哪怕玉春姑姑交代了无数遍规矩,我还是会忘。

殿内地龙烧得旺,香炉余烟袅袅,太孙看书用功,目不转睛。

我困得睁不开眼,实在强撑不过,迷迷糊糊就坐在了地上。

玉春姑姑进来送糕点时,便看到了这样一番场景——黄花梨案桌前,太孙眉眼冷峻,正神情漠然地翻书。

我抱着桌子腿,耷拉脑袋,昏昏欲睡。

重华宫是个规矩森严的地方,太孙只有十二岁,却异常严厉,宫人们平日大气也不敢出。

玉春姑姑见状惊了一惊,脸色微变,正欲上前唤醒我,却听太孙嗓音清冷地道了句:「无妨,竖子罢了。

」殿内安静,他一开口,我的瞌睡便醒了。

后来玉春姑姑退下,我乖乖地立在一旁看他练字,终究没忍住,好奇道:「太孙殿下,竖子是何意?」少年抬头看我,眸光漆黑且平静:「为愚弱之意。

」「就是,傻子的意思?」「嗯。

」「哦。

」我有些难过,即便被人称惯了傻子,从皇太孙嘴里听到,还是感觉很沮丧。

在我心里,皇太孙固然严厉,却是个好人。

重华宫的伙食不错,每次宫人们吃剩下的馒头和小菜,我都会打包了送去冷宫给桂花嬷嬷她们。

此举玉春姑姑知道,太孙也知道。

玉春姑姑说,太孙未置可否,一切随我。

这样好的太孙,也说我是个傻子。

我委屈地咬了咬嘴唇,歪着脑袋,神情惶惶,目光落在桌上戗金红漆的点心攒盒上,又突然来了精神,结巴道——「太孙殿下,我,我能吃一块吗?」精致的六边形格子,摆着六种不同的点心和蜜饯,是玉春姑姑方才送来的。

大抵是从未有人向太孙讨过点心,他有些意外,接着抿唇,皱眉,伸手将攒盒推向了我。

我立刻伸手去拿,挑了块看起来格外诱人的。

一口下肚,没回过味,我又巴巴地看着他:「我能再吃一块吗?」太孙练字最不喜被人打扰,若是旁人,兴许也就拖出去了。

可他不耐烦地对上我的眼睛,刚要发怒,意识到我是个竖子,瞬间又没了言语,只挥了挥手,示意我快些将攒盒拿去。

我于是眉开眼笑,抱着攒盒,蹲在了桌子腿旁。

自我到了太孙的书房,玉春姑姑惊奇地发现,太孙有段时间晚膳用得突然多了起来。

直到有一回,我将帕子里的桃花酥递给她吃,她才脸色一变,声称再有下次,就将我撵出宫去。

我吓了一跳,从此再也不敢向太孙讨要点心。

但架不住嘴馋,趁太孙不备,我总会一边偷偷看他,一边伸出爪子去摸攒盒里的点心。

这一摸,就摸了三年。

太孙定然是知道的,但他一次也没拆穿过我,想来是不愿跟个傻子计较罢。

只一回,我偷塞在嘴里的糕点还没来得及咽下,太孙忽然来了兴致,唤我将他那块上好的绛墨取来,他要作画。

我被噎得直翻白眼,一边去匣子里取墨锭,一边猛锤自己胸口,哐哐几下,将那块卡着的点心艰难咽下去。

憋红的脸稍稍恢复,我站在太孙旁边为他研墨,只见他笔墨自如,眉眼专注,三两下在纸上画了只老鼠。

灰白色的小胖鼠,憨态可掬,豆眼顾盼,生动传神,正贪婪地啃着桌上一只裂开的石榴籽。

太孙画得极好,连白茸茸的鼠毛都勾勒得活灵活现,显得小胖鼠逗趣可爱。

末了,太孙为这幅画命名「黠鼠」。

那年我十三岁,看到太孙画得这样好,忍不住高兴,眉眼弯弯冲他竖起大拇指。

结果太孙挑眉看了我一眼,轻嗤,又拿起桌上的笔,在老鼠的胡须上点了个不起眼的石榴残渣。

我乐呵呵的,又竖起大拇指冲他拍马屁——「殿下真厉害呀!真厉害呀!」太孙懒得理我,命我将画收好,我连连点头,正要拿画离开,却见他又唤了我一声。

疑惑地回头,他朝我招了下手。

然后我上前凑到他面前,他皱着眉头,面带嫌弃,伸手在我唇边抹了下。

我后知后觉,原来偷吃的点心屑就沾在嘴角。

太孙的话很少,且喜欢安静地待在书房看书。

而我因着自己傻子的身份,越来越不怕他。

困了就抱着桌子腿睡觉,饿了就偷吃攒盒里的点心,并且研墨的功夫也越来越好,从总是沾染在脸上、鼻子上,到手法娴熟,颇是用心地学了一段时间。

无意之中,我还发现太孙常用的松烟墨有点好吃,每次研好都忍不住用手指沾点在舌尖,咂咂回味。

太孙一开始神色怪异,挑眉呵了一声,后来又觉得有趣,每次动笔之前,都要促狭着等我尝完墨,才慢条斯理地开始提笔。

仔细想来,人们对傻子总是颇多容忍和纵容的。

我与太孙的交集,三言两语,仅限于书房,也仅限于偷吃和尝墨,本该一直如此。

直到景寿十二年的中秋宫宴上,烁阳大长公主端给太孙一碗杏酪。

那年宫宴本该是宝宁姐姐和凌邵哥哥随太孙去的。

宝宁姐姐是重华宫的大宫女,凌邵哥哥是武侍,二人皆是常伴太孙左右。

临出发前,玉春姑姑却来回禀,道宝宁姐姐脸上起了疹子不好跟去,打算换云台姐姐顶上。

彼时太孙正在书房,搁下了手中的笔,淡淡道:「无妨,让阿温同去即可。

」玉春姑姑愣了下,我也愣了下。

姑姑欲言又止,想来是嫌我年龄小,又傻里傻气。

闻肃闻笙

闻肃闻笙

作者:侠名类型:古言状态:已完结

皇太孙是个疯子。他在甬道被狗咬,我拿棒槌把狗打。如此大恩,他却诱哄我做了他的妃子。后来太子谋逆,他又要拽着我一起死。

小说详情